logo




注册地址/挂靠地址出租·工位/办公室出租·工商/税务/银行核查拍照·异常解除
服务单位 联华众创空间



微信扫码
咨询洽谈 · 预约考察
高效便捷

电话 010-61256989
手机 17319287279(微信同号)
注册地址/挂靠地址出租 3500~5000元/年
工位出租 600~1000元/月
办公室/会议室/洽谈室…出租 40~80元/小时
公司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 500元起
银行下户/税务报道/经营地址/异常解除 面议


关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建设的意见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建设的意见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可持续实验区发展建设成果,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实验区的重要支撑作用,我们制定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建设的意见》,现予印发。

  请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加强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注重实施效果和质量,充分发挥实验区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附件: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建设的意见.doc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关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建设的意见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地,是推动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建设,对于北京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可持续实验区发展建设成果,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实验区的重要支撑作用,增强实验区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制定如下意见。

一、工作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自1995年启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以来,北京市积极探索符合首都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西城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怀柔区、石景山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金盏乡、王佐乡等一批乡镇被认定为市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同时,产业结构、城乡区域发展、能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管理、社会服务管理等方面制约和影响首都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要进一步加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建设,增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实现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以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快提升区域主导产业,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把实验区建设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民生改善的示范区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域,成为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城市的重要力量,为北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实验区发展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挖掘、筛选和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在实验区落地转化和推广应用,培育一批竞争能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骨干企业,推动一批上下游衔接配套的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为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示范。

  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围绕低碳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垃圾和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等方面,制定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将实验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区域。

  科技进步对民生改善的支撑作用显著提升。促进健康适用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食品安全、安全生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减灾防灾等公共安全的保障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在城乡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先进技术支持、高端产品支撑和多元服务应用,促进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鼓励、引导实验区建立有效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优化集成,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以应用为导向、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科技成果应用机制,形成若干具有首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实验区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重点任务

  紧紧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实施区域主导产业提升工程、生态环境科技支撑工程、科技支撑民生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区域主导产业提升工程

  促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实验区转化应用。建立“发现-评价-培育-推进”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共同组建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实体,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产品,实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应用示范工程。充分用好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统筹资金,通过股权投资、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后补助等方式,筛选并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实验区落地转化和推广应用。

  推动实验区与科技创新平台对接。引导技术研发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新型产业组织平台为实验区的企业、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提供科技支撑服务。建设科技成果批量转化服务平台,探索促进科技成果在实验区快捷、大量转化应用的新模式。围绕实验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需求,支持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发展,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高实验区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承接能力。

  促进实验区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引导和支持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融合,把循环经济园区、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等作为实验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完善区域主导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基地集群效应,提升高端农业、科技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示范基地建设,促进文化科技创新。鼓励、引导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完善实验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二)生态环境科技支撑工程

  开展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广应用饮用水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加大重点饮用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污水深度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开展雨水综合利用,构建城市雨洪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开展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面源污染防治等水环境综合整治、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提高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技术水平。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综合处置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城市垃圾减量化。推动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提高垃圾分类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多渠道垃圾处理方式。

  提高废弃资源利用水平和再生利用率。在实验区大力发展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扶持一批技术适用、模式先进的资源再利用龙头企业和项目,开展废纸、废聚酯、矿山废弃物、废旧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着力打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提升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能力。

  (三)科技支撑民生工程

  提高科技对医疗卫生和市民健康的支撑能力。结合“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研发和推广应用一批适宜技术和诊疗标准规范。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等医疗卫生新机制、新模式的推广,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探索研究健康教育的模式、方法和策略,创新一批形象生动、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产品。调动多方力量,推广应用科学健身个性化指导系统等适用健康技术和产品,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完善实验区公共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检测、预警、溯源、控制等技术支撑和保障。建立公共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和技术创新平台,提高在重大灾害预警预防、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安全生产网络化监管等领域的科学管理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广应用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对城市安全运行状态的全天候量化感知,为社会安全运行提供科技支撑。

  加强实验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在实验区建设和完善博物馆、科技馆、科普展厅、户外科普园地等科普基础设施,提升现有科普基础设施的服务和辐射能力。支持实验区承接北京科技周、社会科学普及周等科普活动,设计和推出一批符合实验区特点的科普旅游线路。推动首都科普资源在实验区的辐射和扩散,丰富实验区的科普资源服务网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

  加强全市实验区发展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推动实验区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的衔接,在市相关部门之间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市相关部门、区县的积极性,畅通沟通渠道,加强信息通报,开展定期会商,共同研究解决实验区发展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形成推动实验区发展的工作合力。市科委制定实施《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引导实验区规范发展。

  (二)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加强对实验区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引导区县、乡镇、开发区等创建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支持、引导区县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支持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在实验区落地实施。市科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引导实验区的发展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投入,拓宽实验区发展建设的资金渠道。

  (三)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大力弘扬“北京精神”,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拓展宣传渠道,着力提高科技舆论引导和传播能力,调动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实验区发展建设。宣传实验区经验,推广发展成果,扩大实验区的辐射力、影响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智力资源,加快实验区发展。


 关联内容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
   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
   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
   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京政办发〔2022〕14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7部门关于减免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有关事项的通知 京国资发〔2022〕5号 
  北京市市场主体歇业备案管理办法 (试行) 京市监发〔2022〕27号 
  《北京市市场主体歇业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工作意见 (京市监发〔2022〕22号) 
  市工商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市税务局 市公安局 消防局关于加强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治理联合执法工作的通知 京工商发〔2018〕29号 
  “关于加强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治理联合执法工作”政策解读 
  关于贯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第6号公告的意见 京技监计发〔1999〕121号【现行有效】 

 关键字
  实验区
 点击上述关键字,可查看更多对应内容信息。

 相关内容

 关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建设的意见



 搜索

上述内容如果没有如意的结果,可尝试调整关键字[]后再搜索

关键字之间分别添加空格、+、-表示同时包含、分别包含或排除关键字(示例:基本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业务&资讯 咨询&服务

公司注册

财务业务

地址出租

关于我们

电话:010-61256989

虚拟办公

税务业务

工商登记

特点优势

手机:17319287279(微信同号)

共享办公

银行业务

企业登记

客户推荐佣金

单间时租

经营异常

挂靠公司

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
咨询洽谈 · 预约考察
高效便捷

版权所有 ©2025   联华众创空间 开办公司  京ICP备18022180号-16

网站导航  Sitemap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电话洽谈
手机洽谈
微信洽谈

微信扫一扫
洽谈沟通更便捷

返回顶部